2025年8月13日-15日,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承办,盈建科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参与,共同聚焦 “AI 赋能土木工程教育” 这一核心主题。
来自全国 66 所高校、8 家行业协会及企业的 200 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 AI 技术驱动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创新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开幕式现场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一文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孙利民教授等领导为大会致辞。吴一文校长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孙利民教授指出,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正面临转折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工程教育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在新工科和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坚守教育的育人本质,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上述问题使得高等教育工作面临挑战。孙利民教授表示,本次研讨会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克服困难,主动拥抱AI技术,将智能工具转化为教学利器,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新范式,推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上,众多业内专家围绕 AI 工具开发、课程设计优化、实践教学改革等内容作报告,为土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盈建科高校事业部技术总监郭猛结合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分享了智能建造专业实训的新方向,重点围绕政策导向与工程软件应用展开阐述。
盈建科高校事业部技术总监 郭猛
当前,国家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全方位筑牢城市更新与建筑安全根基。“十四五” 及 2035 远景目标锚定城市更新行动方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57 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政策落地,重庆规范房屋鉴定、广东细化自建房安全鉴定等地方细则同步推进。住建部更聚焦危旧房改造,探索市场化模式,试点 “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 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为建筑存量时代的安全运维与更新升级,划定清晰政策路径,也为智能建造技术融入建筑全流程管理,提供了政策驱动与实践场景 。
从行业发展维度看,当下建筑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存量更新需求迫切。改革开放至今,建筑 “体量庞大”,大量建筑 “服役到期” 或难以满足现行规范,安全隐患与功能升级需求并存。同时,城镇化推进、城市空间集约利用及经济潜力挖掘,驱动行业从 “高速增量” 向 “高质存量” 转型,城市更新改造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然路径,催生出新质生产力,这也为土木工程教育与技术创新,提出了适配存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新命题 。
在工程软件应用方面,盈建科提供了既有建筑检测、鉴定、加固设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旗下产品包括既有建筑鉴定软件、既有建筑加固设计软件、既有建筑检测鉴定管理系统,可满足多种服务场景需求。在现场检测环节,通过房屋检测鉴定管理系统,能将现场检测数据数字化,让现场检测摆脱纸笔束缚,迈入数字化时代。进行既有建筑鉴定时,借助盈建科鉴定计算软件,可完成既有结构的安全性鉴定、抗震鉴定、危险房屋鉴定等,并一键生成内容全面的鉴定报告,该软件支持将检测数据、实配钢筋、结构模型导入和交互修改,按照规范进行建筑结构承载力计算,给出完整评级结果。而既有建筑加固设计工作,可通过盈建科加固设计软件完成,该软件能实现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从建模到出图的全流程加固设计,支持常见加固方式选择、加固计算、计算结果及加固施工图输出,且可支持混凝土结构的梁、柱、剪力墙、楼板,砌体结构的砌体墙,钢结构的梁、柱、支撑等的实训。此外,房屋检测鉴定管理系统结合企业定制需求,还能实现项目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检测鉴定全流程的企业管理功能。
盈建科始终致力于将产业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融入教学,助力高校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提供先进的软件解决方案和实训支持,为智能建造专业教育注入动力,推动土木工程教育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